藏獒肉为什么不能吃?
1,不卫生 没有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毒的尸体是不能直接食用的,而一条狗体内可能有成千上万只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钻到消化道内感染人体健康;另外死去的动物身体内的细菌已经开始大量繁殖,食用这样的肉类食品已经严重超出了我们的肠道免疫能力范围,很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疾病,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2,风味不对 狗狗平时主要吃狗粮,虽说有些狗很喜欢吃人吃的食物,譬如红烧肉什么的,但是肉质本身很有差异,狗吃的人食多了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当然,人吃多了油腻的食物也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因此饮食还是要保持相对均衡。
3,营养价值低 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狗是纯食肉动物,它们的胃肠道功能要比我们强很多,能够消化难以被人类消化的蛋白质和钙质等。同时它们需要每天大量的运动来获取能量,并且将体内堆积的脂肪用来御寒,所以相对来说它们的肉食营养密度比较高,而我们人体则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所以从营养价值上来说远远比不上新鲜的肉类。再者就是肉类经过长时间的存放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对于人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4,法律禁止 国家明令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宠物作为重要的一员,其身上的病毒微生物菌类同样也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不吃野生动物同样是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藏獒作为犬科动物。犬科动物的皮毛、内脏、血液以及肉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寄生虫体、病毒等生物性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在生食过程中难以杀灭,而极容易残留在其肉类中,被人食用后引起破伤风、狂犬病毒等严重疾病。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类的许多疾病,如病毒性、细菌性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多种病原体在犬体内会大量繁殖和排出,其中包括蛔虫、绦虫、弓形虫、球虫、旋毛虫、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钩端螺旋体及肉毒梭菌等;犬类携带病毒主要有狂犬病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细小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热病毒、冠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等,这些病毒可通过食物经消化道或其他多种渠道感染人,并可能在人群中传播。在发达国家,狗是被定为是无法饲养并且能够传染许多疾病的动物。
其二,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学中素有“病从口入,冷不入口”的理论。中医理论中的脏器比附认为,犬为肾之动物,狗肉为肾之品,常人食之,易致肾经偏亢,肾火上炎。因肾脏在五行中,属水,其为阴,藏精而化血,通于冬气。人的精、血、津液等均有滋养、濡润作用,亦属阴。人在夏秋之令,热蒸汗泄,其血、津耗损过多,精亏于内,阴虚火旺,此时若食犬肉,损阴更甚,导致热气极盛,易引发多种热证。常见的有心神不安,胸烦口渴;由心移热于小肠,可发生尿道炎症,尿少而赤涩,小便疼热;或心移热于脾,而致口疮、唇裂、发颐齿衄;由心脾移热于大肠,肛门灼热,便干带血;或心移热于肺,气管收缩而发生犬喘、胸闷、咳嗽;或热损肾精,络伤尿血,或下移膀胱而为尿血,或热扰精室,遗精阳痿;或热迫血分,以致发斑,吐血,衄血。因此人们把这一酷热季节叫做“伏天”,食用狗肉叫做“伏膘”,夏秋进食狗肉,叫做,“食伏膘”,有火气极盛、有损人体的含义。清代《本经逢原》中也有:“人受天地之中气,春夏血气始盈,至夏至后阳外发……食诸血暖动火之物,必发痔嗽”之说,也说明了伏天进食狗肉等温燥发物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生痔疮、咳嗽的病理机制。所以,《金匮要略》指出:“犬犯时食之,即动经络之血而发斑毒”,《本草纲目》也谓:“食狗肉,伏天勿犯之。犯之则患霍乱吐痢之类。”此外,由于狗性凶残,好动,喜攻击,中医认为其肉性热、味辛,含有较强蛋白,有腥气,极难消化,有催残身体、耗散精力之弊。常人多食,易伤身耗血、助热生痰,不仅会增加人的急怒好斗、心脑血管疾病,还可发黄疸、动痔疮,重者发斑、吐血、衄血,若遇便血、尿血者,更当禁忌。历代医学家将狗肉视为发病的“种子”,《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病发于脾,……当禁犬肉”的记载。《医宗金鉴》中也指出,夏秋时期“一切血痢,犯此最忌。”《本草衍义》也说:“犬肉多食发黄瘤。”《医林纂要·石脂》中指出:“犬肉生痰,能发痔嗽”。《本经逢原》中云:“人受天地之中气,春夏血气始盈。至夏之后阳外发,至秋内归,而皮毛收敛,脏气已弱,食诸血暖动火之物,必发痔嗽。乃时禁耳”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槐角丸”方时指出:“治肠风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