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猫怎么培育出来的?
“茶杯”这个词可能更合适用来形容体型,而不是品种,因为不同的“茶杯”猫品种,身材大小可能会相差悬殊。 “茶杯”猫的体型小得令人发指----有的体重甚至不足1磅(890克)!---而普通小猫的平均体重为2~3磅(907~1.4公斤),最大可达5磅(2.3公斤)。
这些“袖珍”动物是由近亲繁殖(INF)产生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出更小、更轻的品种。 美国宠物用品商“BARLEY'S RESCUE PRODUCTS”负责人汤姆•巴雷尔说:“一些父母想养小宠物,但又不愿意养育幼鼠或小鸟,因为这些小动物需要大量照料。‘茶杯’猫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且看起来和真猫差不多大。” 但事实上,许多“茶杯”猫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猫,反倒更像老鼠。 这是因为它们不是由家猫(Felis silvestris catus) 进化来的,而是来自一个名为“欧洲短毛猫”(F.catus) 的古代猫科动物物种。这个物种的成员原来全身都有长长的鬃毛。在进化的某个阶段,某些个体失去身上的大部分鬃毛,而腿变得又短又粗,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欧洲短毛猫”。后来,这些猫咪被带到世界各地,并且和其他猫杂交,但保留了身体上的许多特征,如:圆滚滚的体型、短尾巴和扁平的鼻子。不过,它们已经没有鬃毛了。
“茶杯”猫现在通常由育种专家通过控制生育的方式繁育出来---即只让体格和性情都适合的雌雄个体交配,以产生新的后代。然后经过多次繁殖,最终选出最理想的母猫,再让它和非人类哺乳动物的雄性配偶交配,产生基因型更为稳定的幼崽。 虽然这种方法能保证新出生的猫健康,并能在未来生出体型较小的下一代,但它也有个无法克服的难题:所有新诞生的宝宝长得都很像它们的母亲,而母亲那方很可能是个巨型猫。一旦宝宝长到能离开父母的哺育期,它们会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进而难以繁殖后代。于是,这种近亲繁殖的手段就会产生一种反噬效应。其结果就是:部分“茶杯”猫的后代会变得体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