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为什么喜欢倒立?
因为鹦鹉鱼的祖先生活在珊瑚礁中,而那里的光线很暗,它们需要把身体倒过来,让底部的颜色可以接触到光线,这样便于找到食物。 在自然条件下,当海洋中的风暴来临或暴潮退去时,一些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会被改变,它们的活动范围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海洋动物会有“倒置行为”。例如,一些扇贝会在暴潮后将外壳关闭并翻过来;水母会把水母伞翻转过来,以保护水母体避免受到海浪和潮汐的冲击。 早在185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加西斯就描述了海葵的倒置行为。
后来,人们又在其他海洋鱼类和贝壳类等海洋生物的习性中发现具有“倒置现象”。科学家认为,“倒置现象”可能是某些海洋鱼类和贝类等的先天性行为,也可能是某些水生生物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那么,为什么有的鹦鹉鱼会倒着游呢? 其实,这也是由它们的自身特点和生活环境所决定的。首先,由于鹦鹉鱼的外壳比较软,又无鳍,故无法像其它热带鱼一样迅速逃脱或攻击敌人,它们必须依靠自己身体的倒立来逃避敌害或是将体内吞入的食物残渣排出。其次,鹦鹉鱼主要生活在珊瑚礁环境中,而大多数珊瑚礁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阳光充足,但温差较大。为了适应这一环境,许多海洋生物都有了色素细胞,可以根据不同光照条件调整体表颜色,从而减少热量损失。由于珊瑚礁内常有隐蔽处,这些生物也可以规避猎食者的视线,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尽管鹦鹉鱼有着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形状,但却很少遭到捕食者侵扰,甚至能够与凶猛的海洋鱼类共享同一片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