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多少纯正柴狗?
我老家在黑龙江五常市,这里是中国东北黑土的最佳核心产区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水稻产地。在20世纪初,这里有“万顷稻田,千里沃野”之称,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 五常大米闻名天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狗肉也非常好吃! 以前没有宠物狗的概念,人们养的狗都是看家护院或是食用犬。由于农村普遍比较贫穷,食物不够丰富,所以吃狗不算什么稀有事儿。
我小时候生活在县城边上,离县城只有五公里左右,所以城里的很多东西在农村都有。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还有宠物犬。 我们邻居就有养德国牧羊犬和苏牧的,不过当时生活条件不好,这些狗狗都经常吃不饱,所以长得都不大,而且非常聪明。
后来生活好了,城里人都开始养宠物了,而农村却开始吃起了野生动物。由于农村条件比较好,很多野生兽类在这里都能找到,于是鸡啊、鸭啊、鹅啊、兔啊这些原本家养的动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野猪、狍子、獾等野生兽类成了农村酒席上的座上客。连乡下小酒馆里,摆着酒碗,周围围着喝了酒脸红扑扑的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看着窗外,眼前则是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白鼠,或者刚捉来的蚂蚱,地上是一堆待处理的骨头.... 我很怕这些凶残的动物,所以每次去酒馆吃饭,都躲在母亲后面,怯生生地看着这一切。
那时农村孩子都没有什么玩伴,我又是独生子,所以我跟小动物们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尤其是家里喂的猪、养的鹅,都跟我非常亲。但最亲近的我还是那只小狗-二虎。
它是我奶奶从农村带回来的,全身长满黄褐色毛发,像一只小老虎,因此我才给它起的这个名字。二虎特别聪明,记得我爷爷过世那天,所有的亲人都在哭,唯独二虎不哭反而高兴得“汪汪汪”直叫。
后来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到了内蒙古赤峰,二虎也跟着我们上了火车。但没到目的地,它在车上就吐得一塌糊涂。下了车,父亲带它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这是典型的急性肠胃炎,必须注射药物才行。”可是家里的钱刚好够交住院费,如果再注射药水就没钱吃饭了。
就在父母为钱发愁的时候,二虎已经好转许多,摇摇摆摆地走到我面前,兴奋地“汪汪”直叫。见此情景,医生笑了:“这只小狗真通人性,它显然是舍不得你,以为你要抛弃它呢……” 从那以后,二虎就成了我的贴身伙伴。无论我去哪儿,它就跟到哪里;不管我怎么折腾它,它都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1976年,我随父母调到山西太原定居。二虎也长大了,因为太乖了,经常被邻居家的小朋友掐头去尾,拽住尾巴提起来,或者按住屁股揍一顿。每当这时,它只是“呜呜”地低鸣,从来不会反击,更别说咬人了。
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么“胆小”的二虎,居然敢主动招惹一只大花猫。那天,我正在厨房做饭,听见客厅里二虎“汪汪”大叫,我赶紧端着锅冲出厨房。只见二虎正追着一只大花猫打转,那只花猫不断往桌子底下钻,二虎就使劲扒拉桌子腿。
我放下锅,冲过去想拉开它们时,二虎立刻乖乖地跑到我身边“汪汪”低鸣,好像做错事的孩子等待着父母的训斥。当我指着花猫教训二虎时,它又立刻张开嘴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冲着我“哈”气……